首页 > 都市小说 > 大唐协律郎 > 第136章 忠王邀见

第136章 忠王邀见(1/2)

目录

第136章忠王邀见

离开武惠妃的宫室时,张岱越来越有一个将要成为一个无耻反派的感觉。

他跟他大姨之间的来往越来越顺利、越来越自然,从一开始还有些小心谨慎,到现在都已经开始热心帮助武惠妃张罗声势了。按照这架势发展下去,未来诬陷三王的怕不得是他。

但他内心仍是正直的,起码这段时间都在热心奔走、认真推动救灾事宜,而救济的物资也已经成批的发往灾区,不久后受灾的河南河北民众想必就能实实在在的获得这些物资的帮助。

既然他是正直的,却偏往邪道上越走越远,那就只能说是这个时代一些关键元素是错的,容不得正直的人用正直的手法去达成一个正直且美好的结果!

他这里刚刚给自己做完心理建设,很快便又遇到了一个新的人事挑战。

“前方行人请稍留步,我家郎主邀请叙话!”

他这里刚从安宁门离开大内陶光园,准备循仓城夹城宫道出宫,道左忽然有青袍宦者高声呼喊道。

张岱听到这话顿时心生警惕,他在大内也没多少熟人,而能在皇宫里被太监称作郎主的满打满算也就那些个,他跟哪个也不熟啊!

“失礼了,某新奉惠妃命,有急事需外出布置,不暇顿足。请归告贵郎主,来日择时再听教令!”

他非但没停下来,反而越走越快,而且不再往宫墙夹角去,直接走在阳光下北衙巡逻卫兵的视野中。

那青袍宦者没把人留住,也是愣了愣,旋即后方有一个身着锦袍的少年阔步行出,眼见张岱又走出了十几丈,少年便大喊道:“张六郎、张六郎请留步,小王并无恶意!往日不暇拜访,今日道左相逢,有言致于六郎,还请六郎留步!”

张岱看一眼距离已经不远的耀仪东门,想了想还是停下来。人家正主没现身,他跑了也就跑了,但今都追上来喊出目的,若再不管不顾的离开,无疑是结怨更深。

他便站在宫墙下,等待对方阔步行上来,然后才作揖道:“未知大王见召,小民心有所系,未暇迎拜,还请大王见谅。”

皇帝的儿子们虽然久处深宫,少与外人交际,但上半年岐王丧礼的时候也都有露面,张岱远远看过几眼,倒也认得出呼喊自己这一个正是忠王。

忠王行至此间,却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异常,只是望着张岱说道:“张六郎都下名流,初见之时本应华轩相待,道左喝止确是失礼。不过因恐日前小事或令生疑,未敢冒昧相邀,请张六郎体谅。”

“岂敢岂敢,大王有事、使奴传言即可。小民都下草野,不敢冒称名流,见召即拜,恭待王教。”

该服软的时候张岱从来也不头铁,不管这忠王未来是个硬汉还是软蛋,没有必要现在就把仇怨结死。

忠王听到这话后不免愣了一愣,大概也没想到张岱姿态这么谦和,但他很快便反应过来,便又继续说道:“张六郎驰名都下,我也多有耳闻,怎不算是名流张燕公海内文宗,诸子尽享誉朝野的学士,有此名孙亦深孚众望。今观六郎,器宇轩昂、仪态不俗,怪不得能受时流推崇。”

张岱自不会觉得忠王喊住自己只是为了夸奖一通,但既然他要夸,自己也就安静听着。

忠王夸了几句后,自觉铺垫已经足够,然后便又说道:“日前王妃泣归,我才知彼此间还有一桩误会,真是有些啼笑皆非。这世上太多俗人惯会小题大做、弄奸作恶!

人生在世,谁无瓜葛之属若真因此结仇存怨,天下又有几人能笑颜以对六郎聪慧少俊,想必不会持此俗念,迁怒无辜吧”

张岱能怎么说,听到这里便默然点头。而忠王见他态度不够明确,便又拔高几分音调说道:“若以情义长短论,韦氏亲我不过年余,我与燕公家的情义却悠长得多。前人故事,后人不便多说,六郎归问燕公自然可知。

我与六郎年岁相近,是更应当和睦相处的少流同侪。今日唤你于此,正是为了表达此意。六郎想必不会因为我久处宫苑之内,无名于人间便见嫌吧”

“小民安敢持此狂念!大王折节以待,幸甚幸甚!”

张岱闻言后又连忙欠身说道,心道不愧是你,现在就不亲你大舅哥,要亲我张六郎了

“既如此,我也不妨将心中烦扰告于六郎。王妃久处宫室、无知少妇,宫外家人图谋何事也必不会先告王妃,以此相诘确是有些冤枉。归后竟日泪眼,也令我心烦不安。”

忠王接着又说道:“惠妃乃是领掌宫事的长辈,因恐情急失言,我亦不敢直辩于前。能否请六郎你代为传言,免去王妃禁足之令,使她能勤恳侍问、求恕前失”

张岱听到这里,心里便明白忠王这是把自己怨上了。

话说的越客气,那就意味着他对这件事越在意,不只忠王妃被训斥禁足让他觉得丢了面子,今天拦住自己温言请求同样也是丢面子。谁让他丢面子的当然是自己!

“宫规禁令,我实不知。但既然面受大王教令,自不敢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