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 第226章 解决最后100米的配送难题!章旭豪:

第226章 解决最后100米的配送难题!章旭豪:(1/2)

目录

第226章解决最后100米的配送难题!章旭豪:别想夺权!

昏黄的路灯照亮了弄堂小巷,筷跑在沪城的总部大楼,便隐匿其中。

夜幕下的易园写字楼,依旧灯火通明。

“去把各部门负责人叫上,老板马上就到!”

裴毅放下手机,冲着寇震吩咐道。

老板怎么突然来了

寇震微微一怔,旋即反应过来,点头应了一声,喊上运营部、市场部和配送部的主管,随裴毅一同下楼,在大门口候着。

没过多久,一辆黑白相间的古思特突然拐进巷口,最后在裴毅等人面前停下。

轻微的电子解锁声响起,车门缓缓打开。

“老板。”裴毅和寇震连忙打招呼。

余下的几名中层管理,身体微微欠起,满脸笑容地开口问好。

“这段时间辛苦了,等你们把饿了么从沪城赶出去,到时候我会给筷跑的所有员工,派发一份期权奖励,好好加油!”

陈延森下车,拍着裴毅的肩膀鼓励道。

“谢谢老板,饿了么现在只剩下静安和杨浦两个区的市场,许汇和虹口都是咱们的地盘。”

裴毅嘿嘿一笑,筷跑的市场拓展节奏,比他想象中的顺利,他对饿了么和章旭豪,也没了之前的忌惮和防备。

“别轻敌!阿狸既然投资了饿了么,肯定不会让它轻易败下阵来。”

陈延森看出了他的心思,不放心地叮嘱道。

“老板,我明白。”裴毅收敛笑意,表情严肃地回答道。

“进去说。”

陈延森抬脚往里走。

寇震见状,连忙快走几步,在门口的机器上刷了一下门禁卡,一道磨砂材质的玻璃门应声打开。

易园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由a、b、c三座独栋洋房组成,一进门就能看到一方清澈见底的水池,几十尾颜色各异的锦鲤在其中游曳,四周绿意盎然,团锦簇。

“这地方不错,比庐州总部强多了。”

陈延森随意扫了一眼,笑着夸赞道。

“老板,左手边是a座,每层600平方米,总共6层,顶楼还送一个露天阳台;b座只有一层,办公面积400平方米,目前作为前台、面试间和会议大厅;前面那栋两层小楼是c座,也是员工食堂。”

裴毅跟在一旁,边走边介绍。

“请了厨师”陈延森问道。

“c座空间太小,加上易园又在居民区附近,根本办不下来消防安全许可证,所以让招商部挑选了几家菜品不错的供货商,每天早、中、晚过来送餐。”

裴毅解释道。

陈延森微微点头,目光看向停车场方向,一共二十个停车位,此时只有三辆车停放,旁边的空地还设计了一个篮球场。

“老板,您晚饭吃了吗”裴毅试探性问道。

这会刚好六点半,在他看来,陈延森可能是出差路过沪城,甚至是刚下高速,因此大概率还没吃晚饭。

“食堂几点开饭”陈延森随口问道。

“六点。”裴毅干笑一声,然后主动提议:“附近有一家湘菜馆,味道还不错。”

“不用了,点外卖吧。”

陈延森指着停车场上的空地,轻描淡写地说。

随机点几单,不仅支持了自家平台的生意,还能顺便检验筷跑在沪城的配送时效。

在室外吗

裴毅听后愣了一下,很快就明白了老板的用意,不敢反驳,他赶忙招呼后门值勤的保安,让他们从c座搬了几套桌椅出来。

初春的夜色微凉,清风徐徐吹拂。

陈延森坐下后,把手机递给宋允澄:“挑自己喜欢吃的点,多下几单。”

“火锅可以吗我看附近还有一家海底捞。”宋允澄小声问道。

“可以。”陈延森回道,说完又对裴毅和寇震说:“坐下聊,别太拘束。”

“好的老板。”裴毅想了想,坐在了陈延森的斜对面,与宋允澄隔了一个位置。

寇震见状,只能挨着宋允澄坐了下来。

跟老板并排坐,他俩谁都不敢,可离宋允澄太近,裴毅和寇震又心里慌得很。

他俩都是聪明人,自然看得出来,拼呗的大客户总监和老板关系不一般。

否则,为什么每次见面,宋允澄都陪在老板身边

如果宋允澄的职位是森联资本董事长助理,这件事还能说得过去,可她偏偏是拼呗的商务总监!

陈延森抬了抬眼皮子,一眼就看穿了两人的想法,但他并不在意。

只要他够强,哪怕裴毅两人心知肚明,也不敢在背后多嚼一句舌根。

“我点了火锅、湘菜、卤味、奶茶和啤酒,分别在五家不同的店铺下单,应该够二十个人的份量。”

十分钟后,宋允澄把手机递了回来。

“云速总部在宜山路,离这里不远,把廖威叫过来。”

陈延森接过手机,看向裴毅说道。

这段时间,云速快递员一直在帮筷跑缓解配送压力,大家的老板又是同一个人,裴毅和廖威也就慢慢混熟了。

“那我给廖总打个电话。”裴毅应道,起身走到一旁,找出廖威的手机号码,然后拨了过去。

“威哥,来一趟龙漕路,晚上兄弟请你吃火锅。”裴毅咧嘴笑着道。

“下次吧,老板今天来沪城,保不齐还得到公司视察,我哪里走得开……”

廖威摇头拒绝。

“老板在我这。”裴毅打断道。

“呃行,我马上到。”廖威说完,不等裴毅作出反应,便挂断了电话。

裴毅收起手机,回到座位。

“简单聊下沪城市场的最新进展。”等餐过程中,陈延森问道。

“筷跑的经营范围主要覆盖了许汇和区,全职骑手1300人,日均订单10万左右,高峰期可以随时从云速征调100-300名快递员,配送延迟率在0.2%以下……”裴毅逐一汇报。

“延迟率有点高,问题出在哪些方面”陈延森道。

0.2%看似很低,可一旦把订单规模放大到10万量级后,就是200单。

换而言之,每天有200名筷跑用户,对配送时效产生不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