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暮雪孤翁悲离歌 > 第400章 寒夜谋新业路长,向阳村启锦前程

第400章 寒夜谋新业路长,向阳村启锦前程(2/2)

目录

“隔壁村的王老师不是在教英语吗?”李秀的声音里带着狡黠,仿佛已经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听说他女儿考上外贸学校了,寒假能回来帮忙翻译。”

窗外传来雄鸡报晓的啼鸣,那啼鸣声清脆而嘹亮,仿佛在宣告新一天的到来。李秀忽然打了个寒颤,那寒意从骨子里透出来,让她忍不住裹紧了被子。张山见状,把自己的薄被往她那边拉了拉,轻声说:“要不...先试试?”

李秀没吭声,却伸手握住丈夫粗糙的手掌。月光透过窗纸,在两人交叠的手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远处传来架子车轱辘碾过石子路的声响,那是早起的村民去镇上卖菜。李秀望着渐渐泛白的窗棂,忽然轻笑出声:“等改建好了,咱在门口挂个幌子,就写‘向阳手作工坊’。”

张山望着妻子发亮的眼睛,忽然觉得被窝里的寒意都消散了。他想起去年冬天,李秀在雪地里踩着三轮车,把三百个糍粑送到县城饭店的情景。那天下着鹅毛大雪,整个世界都被白色覆盖,她的棉鞋都湿透了,双脚冻得麻木没有知觉,但她却笑着说:“城里的人就爱这口热乎气。”

“行。”他终于开口,声音坚定而有力,“明儿我就去找老支书盖章,咱先把宅基地的事儿定下来。”

李秀却摇摇头:“不急。”她翻身下床,从木箱里摸出个布包。那木箱已经破旧不堪,上面的漆皮掉了一块又一块,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她小心翼翼地打开布包,“你看这个。”

张山凑过去,借着晨光看清层层蓝布里裹着的,是一沓皱巴巴的钞票。“哪来的?”他惊讶地问,眼中满是疑惑。

“上个月县城饭店结的货款,我偷偷藏了二百块。”李秀把钱塞进丈夫手里,脸上洋溢着笑容。“再加上你卖猪仔的钱,够买水泥了。”

张山望着妻子冻得通红的指尖,忽然觉得喉咙发紧,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想说什么,却听见窗外传来牛车铃铛的脆响。李秀已经披上补丁棉袄,那棉袄的袖口都磨破了,露出里面的棉花。她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那木门仿佛也在为他们即将开启的新生活而欢呼。“走,趁天没亮,去镇上买水泥。”

张山望着妻子单薄的背影消失在晨雾里,忽然抓起床上的布包追了出去。院门吱呀关上的瞬间,东边天际泛起了鱼肚白,那鱼肚白就像他们新生活的曙光,正一点点照亮前行的道路。

他们赶到镇上的供销社时,天才蒙蒙亮。供销社里已经有不少人在排队买东西,人们的脸上带着期待和急切的神情。张山和李秀排在队伍后面,眼睛紧紧盯着那堆水泥,仿佛那就是他们生活的希望。终于轮到他们了,张山小心翼翼地把钱递给售货员,双手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售货员数了数钱,点了点头,然后招呼伙计搬水泥。那水泥袋子沉甸甸的,散发着一股淡淡的石灰味,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改变。

他们雇了一辆板车,把水泥拉回了家。接下来的日子里,张山和李秀开始忙碌起来。张山负责砌墙,他虽然不是专业的工匠,手艺不算精湛,但每一块砖都砌得格外用心,仿佛在堆砌着他们的未来。他的额头布满了汗珠,汗水顺着脸颊滑落,但他顾不上擦,只是专注地砌着每一块砖。李秀则去后山砍竹子,她的力气不大,砍竹子的时候很是吃力,每砍一下都要使出全身的力气。但她咬着牙坚持着,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为了“向阳手作工坊”,为了更好的生活。

村里的三个婶子也来帮忙,她们都是热心肠的人,一边编竹篮,一边拉着家常,欢声笑语回荡在小院里。那欢快的笑声仿佛是最美的音符,奏响了生活的乐章。在大家的努力下,“向阳手作工坊”终于建成了。那崭新的红砖柜台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门口的幌子随风飘扬,上面“向阳手作工坊”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游客们陆陆续续地来了,他们对竹篮和芝麻饼都很感兴趣,纷纷掏钱购买。看着游客们满意的笑容,张山和李秀的心里也乐开了花。县外贸局的人也来了,他们仔细地看了他们的草编工艺品,对工艺和质量赞不绝口,当场下了订单。

日子一天天过去,“向阳手作工坊”的生意越来越好。张山和李秀的脸上也渐渐有了笑容,那笑容里充满了自信和希望。他们知道,只要努力,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那初升的太阳,正照耀着他们的“向阳手作工坊”,也照耀着他们充满希望的未来。在阳光的照耀下,“向阳手作工坊”仿佛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小村庄里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引领着他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