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604章 西北高楼

第604章 西北高楼(2/2)

目录

“陛下明鉴。”徐庶拱手应道:“臣昨日与裴侍中……”

“等下再谈。”曹睿终于转过身来,指了指刘晔:“刘卿先将扬州分划说来,了结一事再说一事,以免生乱。”

“遵旨。”刘晔缓缓说道:“陛下,由扬州都监陈司徒禀明、由枢密院扬州房审定,扬州的六万外军分布如下。”

“镇南将军贾逵所部两万屯驻皖城左近,包括皖城、皖口、潜口、松兹四处。此部虽由寿春陈司徒节度,却也有独立防御之权,与扬州其余诸部不同。”

“扬州余下的四万外军按照从南到北的顺序来论,应分为濡须、东兴、合肥、寿春四处。”

“偏将军张虎统领四千精锐,镇守濡须处的靖南东坞与靖南西坞。偏将军乐綝统领六千步卒守于东兴二坞。若再向北,就是合肥的平东将军曹肇部,统五千人。余下两万五千众,除寿春、下蔡之间屯兵万人,余下万五千人分属于左近阳泉、西曲阳、义成、淮陵、淮阴等处。”

曹睿是亲自去过扬州的,刘晔大致一说,曹睿脑海中即刻就理解了陈群这般陈兵的用意所在。

扬州军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向。

最东的徐州广陵郡也在陈群辖区之内,除了少量军队部属于广陵郡郡治淮阴之外,余下军队皆在寿春左近。若广陵有事,则可随时乘船沿着淮水东下,快速迅捷。

最中的濡须、合肥一带,乃是一条沿着合肥、巢湖、濡须水的从北向南的交通要道。历来大魏攻濡须,或者吴国攻合肥,都是沿着濡须水、巢湖、淝水一带沿着水路来往,陈群从寿春、合肥再到东兴、濡须的布局,就是沿着这条线路来走的。

而早前西侧舒城、六安一侧的必要布防,在太和元年取得皖口、贾逵又屯兵二万在彼处镇守的前提下,变得也无关紧要。

这种以州郡为单位的布防,其实范围越广、做起决策来就越简单。无非是坐镇紧要之地、布防于交通要道两个选项。

曹睿略微想了几瞬:“此事朕准了,晚些用印。”

“臣领旨。”刘晔应道。

“还有一事。”刘晔继续问道:“镇南将军贾逵此前上表称身体不佳,朝廷当时未予理会,因战事耽搁了下来。陈司徒给枢密院的文书中又提及了此事。陛下,是否应将贾逵召回”

“刘卿既然问朕,东阁和枢密院有什么看法”

“臣一早已经将陈司徒文书与董太尉和满将军看了。扬州驻防一事二人并无异议,而涉及贾逵的分派,西阁二位阁臣暂无回复,大将军让臣先来问问陛下的意思。”

曹睿点了点头:“朕知道了。西阁一时找不出人选来,倒是将这件事情推到朕的身上。”

“刘卿自己是如何看的”

刘晔似乎早有腹稿:“禀陛下,扬州诸将除了都监陈司徒外,夏侯献、曹肇、张虎、乐綝等将都非方面之才,难以统两万重兵。加之皖城又孤悬于扬州之外,横亘于大江之中,直面吴国兵锋,军政一体,非熟悉扬州诸事之人而不能为。”

“臣建议或可让扬州刺史蒋济蒋子通转任彼处,此人参赞军事常有谋略,又善民政,在扬州治政三年颇有政声。让他顶上贾逵的缺或许可以。”

“蒋济”曹睿皱眉:“他不成,朕在扬州还要用他。”

刘晔见皇帝说的干脆,心中也有了几分猜度,但现在不是细想的时候,刘晔随即又道:

“若蒋子通不行,则臣以为骠骑将军军师冯平冯伯营可以胜任此职。冯平久在淮南为任,曾为故大司马曹文烈之长史,又从河南尹转任为陈司徒的骠骑将军军师,论才论德论政绩,冯平此人都是不二之选。”

“冯平吗”曹睿思索了片刻,转头看向徐、裴、卢三位侍中:“你们三人有何想法”

徐庶答道:“冯伯营乃是专任之才。”

这便是在说专人专用了。冯平久任淮南,让他在淮南领兵或许无妨。但若让他在别处,此人资质便不甚够了。

裴潜拱手应道:“臣赞同徐侍中之言。”

“卢卿。”曹睿又伸出手来指了指卢毓。

卢毓想了许久,微微躬身:“禀陛下,臣对冯伯营此人不甚相熟,故而不敢妄言,还望陛下恕罪。”

曹睿点头应道:“既然扬州一时无事,又临近年节、吴国刚退兵也无力再起边衅,枢密院为朕传条消息,让冯平速回洛阳来见朕。”

“皖城是朕太和元年亲自监督诸军攻下的,贾逵才德朕素来知晓,但冯平如何,朕还要当面与此人聊上一聊,才好最终做下决策。”

“臣领旨。”刘晔道。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