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我爹贪污入狱,国防大学还要特招 > 第494章 我可是久闻您的大名

第494章 我可是久闻您的大名(1/2)

目录

张诚微微一愣,显然没想到赵承平会如此热情。不过他很快恢复镇定,也露出职业性的微笑,伸出手与赵承平有力地握了握:“哪里哪里,赵先生才是投资界的翘楚,我可是久闻您的大名。”

两人落座后,服务员如同轻盈的燕子般陆续端上一道道珍馐佳肴。那造型精美的菜品,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仿佛一件件艺术品。高档的红酒也被缓缓倒入晶莹剔透的酒杯,泛起一圈圈迷人的涟漪。

赵承平端起酒杯,目光真诚地看着张诚,诚挚地说道:“张总监,我对贵公司可是关注许久了,贵公司在行业内的发展势头相当不错,我很有兴趣投资呢。来,先干一杯!”

张诚听后,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之色。他也端起酒杯,与赵承平轻轻碰了一下,一仰头便一饮而尽。几杯酒下肚,包厢内的气氛渐渐热烈起来。欢声笑语在空气中弥漫,两人的交谈也愈发轻松。

赵承平瞅准时机,开始巧妙地引导话题:“张总监,我很好奇贵公司的资金运作模式。像你们接连拿下这么多大项目,资金流转一定很灵活吧?”

张诚微微眯起眼睛,酒精的作用让他的脸上泛起一层红晕,带着些许醉意说道:“那是自然,我们公司别看注册资本不高,但实际运营资金那可是相当充裕。”

赵承平装作不经意地追问:“哦?那这些资金主要是从哪里来的呢?银行贷款还是其他渠道?”

张诚左右看了看,眼神中闪过一丝警惕,似乎在确认周围没有可疑之处。他又喝了一口酒,压低声音说:“不瞒您说,赵先生,我们公司实际运营资金都来自境外。”

赵承平心中顿时一喜,仿佛在黑暗的隧道中看到了一丝曙光。但他脸上依旧保持着平静的神色,继续装作饶有兴趣地问道:“来自境外?这可有些厉害啊。是有境外的投资机构支持吗?”

张诚摇了摇头,嘴角露出一抹神秘的微笑:“具体我也不太清楚,上面的指示就是照做。不过听说是一些固定的账户定期会打款过来,金额都不小呢。”

赵承平又敬了张诚一杯酒,笑着说:“张总监,您在公司肯定是举足轻重,这些资金的事儿您肯定心里有数,只是不方便说罢了。来,咱们再干一杯!”

张诚哈哈大笑,又和赵承平碰杯。酒桌上,两人继续谈笑风生,但赵承平的内心却早已波涛汹涌。他深知,这条来自境外的资金线索,极有可能是揭开高育良腐败黑幕的关键所在。

得到财务总监透露的关键信息后,赵承平深知这条线索的重要性,如同在黑暗中捕捉到了一丝微弱却关键的光亮。他决定紧紧跟踪财务总监,期望能挖出更多与高育良腐败案相关的证据。

赵承平迅速安排了得力的同事,对财务总监的日常行踪进行24小时严密监视。他自己也时常亲自上阵,驾驶着一辆毫不起眼的黑色轿车,那车身低调得融入城市的车水马龙之中。他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如同鬼魅般悄悄尾随着财务总监那辆银灰色的轿车。

一周的时间,漫长而又煎熬。在无数个枯燥且漫长的跟踪时段里,赵承平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觉。他的眼睛紧紧盯着前方的车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和转弯。路边的风景在他眼中如过眼云烟,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那辆银灰色轿车上。

终于,他发现了规律:每周的固定一天,财务总监都会在下班后,驾驶着他那辆银灰色的轿车,驶向城市边缘一处偏僻的茶楼。

那茶楼坐落在一条幽静的小巷深处,周围是老旧的民房和斑驳的墙壁。那些民房的墙壁上爬满了青苔,仿佛岁月留下的绿色泪痕。茶楼的招牌已经有些褪色,红漆剥落,在微风中轻轻晃动,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赵承平第一次看到财务总监走进茶楼时,心中便涌起一股强烈的好奇。他迅速将车停在不远处的一个角落,那里有一排垃圾桶和几辆破旧的自行车,为他的车辆提供了天然的掩护。然后他快步走到茶楼附近,脚步轻盈而谨慎。他找了一个既能观察到茶楼门口,又不容易被发现的位置,那是一家小杂货店的橱窗后面。他透过街边店铺的橱窗玻璃,目不转睛地盯着茶楼的入口,眼神中充满了探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赵承平的双腿因为长时间站立而有些酸痛。他微微活动了一下脚踝,试图缓解一下这种不适,但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过茶楼的门口。终于,大约半小时后,一个身影出现在茶楼门口,与财务总监并肩走了出来。两人边走边小声交谈着,神情显得十分谨慎。他们的头微微凑近,仿佛在分享着什么重要的秘密,脚步也放得很轻,生怕被别人听到。

赵承平心中一惊,他立刻掏出随身携带的高倍望远镜。他的手微微颤抖着,迅速调整焦距,仔细观察那个神秘人的面容。随着望远镜里的图像逐渐清晰,他的心跳陡然加快——那人正是高育良以前的司机老刘。

赵承平透过望远镜,死死地盯着老刘和财务总监,眼神里燃烧着愤怒与兴奋。

愤怒的是高育良即便调离,仍有亲信在背后搞着见不得人的勾当;兴奋的是,他终于抓住了一条可能撕开高育良腐败集团黑幕的关键线索。

他的手紧紧握着望远镜,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心中不停地思索着这背后的种种关联。

“果然有问题!”赵承平低声咒骂道,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这个发现让他意识到,高育良虽然调离,看似脱离了调查范围,但他的亲信仍在暗中运作,继续为他管理着那张错综复杂的利益网络。而老刘,这个高育良曾经的司机,很可能就是其中的关键联络人。

为了彻底揭开真相,他决定对老刘展开24小时不间断的监视。

赵承平安排了一组经验丰富的同事,和他一起轮流执行监视任务。他们用一辆不起眼的商务车作为临时监视点,车内摆满了各种监控设备,电脑屏幕上实时显示着老刘的行踪。赵承平紧盯着屏幕,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却一刻也不敢松懈。

在最初的几天里,老刘的行动看似规律,除了日常的生活轨迹,他依旧会定期与财务总监见面。然而,随着监视的深入,赵承平发现了一个异常之处——老刘经常会前往郊外。

每次老刘前往郊外,赵承平都会亲自驾车跟踪。那是一段漫长而颠簸的路程,车辆沿着蜿蜒的公路前行,两旁的景色从繁华的城市逐渐变成了宁静的乡村。赵承平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距离,生怕被老刘发现。

终于,老刘的车停在了一个农家院门口。这个农家院从远处看,和周围的普通农舍并没有太大区别,土黄色的围墙,灰色的瓦片,烟囱里偶尔冒出袅袅炊烟。但赵承平凭借着多年的办案经验,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不寻常。

他将车停在远处的隐蔽处,拿起望远镜仔细观察。这才发现,在农家院的角落里、围墙上,都隐藏着一些不易察觉的监控设备。那些监控摄像头的镜头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像一只只警惕的眼睛,时刻注视着周围的动静。

“这个院子看似普通,但装有严密的监控设备,这里面肯定有问题。”赵承平喃喃自语道,心中的疑惑愈发浓重。

持续多日的监视让赵承平的神经紧绷如弦,农家院那布满监控的高墙后,始终弥漫着令人不安的气息。深夜的郊外寂静得可怕,只有虫鸣在黑暗中此起彼伏,赵承平借着月光,小心翼翼地贴着农家院外围的土墙移动。他的手心早已被汗水浸湿,心跳声在耳畔轰鸣,每走一步都生怕惊动了院内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