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酷热下的人们(1/2)
张信他们在船上已经航行了十多天了,早已经平安进入山东地界。估计再有几天,就要到济宁港口了。
随着天气的变化,气温越来越热高。他们便在船甲板上用绳搭了一个棚,上面放些树枝,这样天气热的时候,人们便都挤到棚下,能很好的躲避高温。
一路上很平静,既没有水贼的骚扰,也没有土匪来捣乱。
除了每天有人正常值班外,其余的人都在睡觉,都睡迷糊了。
如果再这样继续航行一个月,人非得出状态不可。
好在这一切马上要结束了。
这天停晚,船老大告诉张信他们,今天夜里全体水手将辛苦一下,不按正常手段作息了,要一直前行,直到进入港口。
按照他的经验,预计明天一早就可到港口。
让他们好好地休息一晚上。
因为下了船后,剩下的路程,就要全靠他们用脚步去丈量了,比起坐船来,不知要辛苦多少倍。
张信对船老大的提醒表示感谢,除了安排四个人值班外,其余的人都休息了。
在船上旅行真的特别地享受,晃晃悠悠的,就像童年时躺在婴儿车上,很容易使人入睡。
张信醒来时,天还不亮,此时船已进入了码头。
济宁是运河沿途的一个大港,港口里船很多。有的准备装货,有的准备卸货。
天马上亮了,各条船上的船老大都起来了。船上人声喧哗,忙碌的一天马上又要开始了。
张信他们所坐的这艘船,没有在岸边抛锚,而是慢慢地向前游动着。
原来由于常年航行在这条水道上,他们的商行在各大港口,都有业务,因此在港口修有自己专用的小码头。
船慢慢地滑行着,前方出现一个石头砌的平台,舱老大手持缆绳,飞快地跳了上去,把缆绳牢牢地系在石柱上。
终于,十多天的水上旅行,完美划上了句号。
一路平平安安,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而做的预案,一件也没用的上。看来张信倡导的水上之旅,相当地完美、成功。
天开始亮了,港口沸腾起来了。
张信指挥他的人,把财宝从船仓里一袋袋地取出来,然后一个个装在车上。
共十辆独轮车,正好把这些货物装满装完。
船家在船头和码头之间,放了一块大木板,车夫们便踩着这块木板,慢悠悠地把小车推出了码头,上了河堤。
共二十二个人,两人一个车,一个在前头拉,一个在后面推。
十辆车之间,首尾相连,按规定,不允许间隔太远。
金银用袋子包裹的严严实实的,从外面看,谁也不知里面装的是啥东西。
古运河附近,是安全的。这儿离济宁府衙很近,没有恶势力敢在这儿捣乱。
但张信一点也不敢大意。
从这儿往西走不远,便是加祥地界了。
这儿的地形,多以平原为主,是有名的鲁西南大平原。它地势开阔,和豫东平原连成了一体。
这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国内粮食主产区,号称粮仑,粮食生产在国内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这块古老富饶的大地上,只有加祥城南一带,有部分山地。
其中有一条道,是去往河南的必经之地。
这条路正好要从山间经过。
在之前,这儿交通方便,去往曹州,以致开封洛阳的长途客商都走这里。后来,附近的一些山头,纷纷被土匪抢占。他们在这儿打架劫客,严重影响了客商的安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